101學年度|醫學人文典範系列活動 3-3
偏遠醫療

第一屆外交替代役-連加恩
連加恩1976年出生在傳統的基督教家庭,從小就和家人有上教堂做禮拜和主日學的習慣。連加恩在基督教環境裡長大,雖然也像普通的小男孩一般偶爾有些調皮搗蛋的行為,但是常和親人心靈交流的這種感覺,卻深深養成他寬厚溫暖的個性。連加恩的父母給了他最好的榜樣:無私的付出,連加恩在成長之後的日子裡,更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。
1976年 1994年 就讀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。
2001年 11月到西非布吉納法索的小鎮Koudougou服外交替代役。
2003年 6月退伍返臺。
獲外交部頒贈外交睦誼獎章,成為最年輕的得主。
2004年 1月結婚,3月攜眷重返非洲從事醫療外交工作。
獲頒陽明大學傑出校友。
2005年 6月返臺。8月起於臺北榮總家醫部擔任住院醫師。
獲頒布吉納法索國家騎士級勳章。
2008年 進入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擔任防疫醫生。
2010年 12月,再度被外交部派往南非從事醫療外交工作。
連加恩的祖母年少守寡,帶著年邁的婆婆和八個孩子,幸好有英國傳教士的幫助,讓她有工作得以照料一家人,此後祖母一直篤信教會,她的信仰也深深影響了家中成員。連加恩的父親是牙醫,開了一間牙科診所,而母親則是家庭主婦。有天,連加恩的母親心血來潮的把診所的一個小房間改裝成禱告室,開放讓病人做心靈禱告或休憩之用,久而久之,竟常有病人來禱告室禱告,或者找連加恩的母親聊天,訴說心靈上的痛苦或實際生活上遇到的困難。儘管偶爾會有接不完的電話,連媽媽卻仍然耐心傾聽。連加恩的父母給了他最好的榜樣:無私的付出,連加恩在成長之後的日子裡,更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。
高中時期,平日除了學校生活,連加恩當時也是教會裡青少年團契的領袖,帶頭做主日學、唱聖詩隊,教會活動已是生活的一部分,他也一直認為這一套他全都了然於心。直到有一位教會中的兄長,有一次拉他去中正紀念堂看一場儀式:那是一群韓國人在中正紀念堂的廣場搭起了棚子正在對天唱詩歌。那天剛好是颱風天,又下著雨,那些韓國人或跪或站,大聲地唱著聖歌,而且虔誠地流下了眼淚一點也不理會風雨。連加恩看著那樣的場景,心裡突然一陣激盪,同樣是基督徒,他覺得這些人有著他沒有的力量。一位牧師告訴他:「敬拜天父,是要用心靈(spirit)和誠實(truth)來拜。」那一群人彷彿就是擁有這兩種力量,而這些是連加恩猛然驚覺自己沒有的。
後來,連加恩在高一的一次段考之前,跑到父親診所裡的禱告室。他一個人在裡面靜靜唱著聖歌,唱著唱著竟留下眼淚,彷彿聽到上帝的聲音在告訴他:「你是一個很驕傲的人,你自以為懂得聖恩,但你並不懂。」連加恩突然想起了以前所曾做過的很多糊塗事,覺得很難過,自此以後,連加恩便彷彿脫胎換骨一般,開始放下少年玩樂的心態,非常認真地唸書,並告訴自己,他一定要考到全校前二十名,那一次,他果然考了全校第十八名,之後更連續考了五次班級成績的第一名,這在競爭激烈的建中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。他的同學們驚見這樣的改變,竟然自動自發的和他去參加教會活動,想要搞懂到底在連加恩身上發了什麼事?於是,連加恩高三時,就帶著同學們一起去教會,而當初跟著連加恩一起去教會的這些同學們,有三位在大學聯考後的隔天受洗,直到現在都還是基督徒。連加恩也常常和他們交換心得、分享信仰。
1994年考上陽明醫科之後,除去平日的課業時間,連加恩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教會上。寒暑假也都參加社團「陽明十字軍」舉辦的服務性活動,到臺灣各個鄉間村落去傳福音,服務居民或者帶小朋友一起遊戲。
2001年自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,當時已考上預官資格的連加恩,毅然放棄預官資格,參加第一屆外交替代役。他服役的地點是在非洲的布吉納法索,布吉納法索是臺灣在西非最大的邦交國。二00一年十一月,連加恩踏上被外人視為「黑色大陸」的非洲。頂著四、五十度高溫,一片荒漠與四散垃圾袋,當地不僅物質缺乏,教育水準低落,衛生環境也差,充斥愛滋病、瘧疾與寄生蟲。不過,當地居民就算再窮也不偷不搶,經常可以看到小朋友拿著幾包面紙、頂著高溫四處兜售。在連加恩眼中,這是一個「君子之國」。
由於當地醫療設備落後,加上衛生環境不佳,連加恩在非洲行醫曾發現怪病,在欠缺精密儀器與設備下,卻難以診斷。他說,曾有一個月,他上班的內科病房連續送進八個中風病人,多是年輕且無任何危險因子與感染徵候,但有些人發病一兩天就猝死。他也曾目睹一名婦女因為遭毒蛇咬傷,感染出血性蛇毒,血庫卻鬧血荒,連輸血都有困難,最後不幸喪生。經過這個事件,他發起捐血活動,希望避免悲劇再發生。在非洲行醫十五個月,除了門診看病,連加恩打算從事小學生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與寄生蟲篩選治療計畫,他特地要求父親將生物統計學等相關研究書籍從臺灣寄到當地。
有感於當地環境髒亂,尤其滿地盡是丟棄的塑膠袋,牛羊因誤食而噎死,連加恩利用閒暇時間,與當地教會共同發動「垃圾袋換衣服」的運動。他號召當地小朋友去撿垃圾袋,撿三袋就換一件衣服,結果,那一天六十箱的舊衣一下子就發光了。當地的六間教會約二十多位年輕人來幫忙,七千多個垃圾袋得四大輛卡車才清理得完。當街道上看不見垃圾,換到衣服的人都歡天喜地地穿著「新衣」亮相,彷彿嘉年華會般熱鬧時,是連加恩最有成就感的時候。而這次的活動不但登上了當地電視台,布國政府還把這一天訂為清潔日。
而後,連加恩把活動成效整理成小報導寫成了e-mail給在臺灣的朋友,沒想到這封信件竟然一傳十、十傳百,被熱心的網友一再轉寄,開始不斷有人捐舊衣到教會去,希望透過教會把衣服送到非洲,最後居然總共有一千五百箱的衣物運到非洲來,連加恩成了家喻戶曉的「發衣服的臺灣醫生」。
此外,連加恩經常到拉圖村(Latou)的孤兒院幫忙,發現這有三千居民的村子裡共用著兩口井,去年三月時兩口井已淤塞,村裡的孩子早上四點就到別村打水,頂著酷陽,一天只能來回兩趟。因此連加恩決定要為村民打一口井,在透過臺北榮星教會的協助募捐下,連加恩挖到了一口好井,井雖淺,但出水量是一般井的兩倍,水質更可以生飲。現在這口井旁豎著一面紀念牌,以法語和摩西族語書寫著:「來自臺灣教會的愛!」
2001年他自願前往非洲布吉納法索服替代役,並以「垃圾換舊衣」及蓋孤兒院等義舉獲得臺灣外交部頒發睦誼外交獎章,成為該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受獎人。2010年12月,他再度被外交部派往南非從事醫療外交工作,該工作延續至今。除了行醫之外,連加恩也以在西非三年行醫生活為背景,著作《愛呆西非連加恩》等數本叫好叫座遊記。
王小隸(2005),45度C天空下: 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(北醫館藏索書號:VV 987.83 6410 v.1-20)
朱真一(2011),臺灣熱帶醫學人物─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: 臺大出版中心(北醫館藏索書號:MH 410.9933 2541 100)
李尚仁(2012),帝國的醫師─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: 允晨文化
林玉珮 等(2002),臺灣心‧世界情─愛在他鄉的八個動人篇章: 新自然主義(北醫館藏索書號:782.186 4411)
洪子堯(2008),西非黑島,小醫生手記: 華成圖書(北醫館藏索書號:855 3414 97)
連加恩(2006),星星旅館的探險:連加恩的西非海星任務: 國語日報(北醫館藏索書號:855 3546-2)
連加恩(2004),愛上飛翔的班長: 校園書房(北醫館藏索書號:855 3546-1)
連加恩(2003),愛呆西非連加恩─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: 圓神出版社(北醫館藏索書號:855 3546)
連加恩、張文亮、羅吉希、謝念祖(2012),那些年,我們的青春小劇場: 校園書房
連加恩、連上恩(2005),愛呆我家連加恩: 圓神出版社
連加恩(2010),你的生命,是一份美麗的禮物: 格子外面
連加恩(2008),愛呆人生連加恩──複製幸福DNA: 圓神出版社
黃煜晏(2012),擁抱45℃的天空─愛.關懷.魔術醫生的非洲行醫手記: 高寶出版社
溫郁芳(2005),45℃天空下: 圓神出版社(北醫館藏索書號:857.7 3644-1)
稻田電影工作室製播 / 派脆克攝影(2005),愛在西非45℃天空下:攝影寫真: 圓神出版社
不一樣的六年級生 連加恩 http://www.hcsh.tp.edu.tw/~art17/t1028.htm
林靈姝(2003),從種下一顆信念的種籽開始<上>-連加恩http://www.youthwant.com.tw/column/index.php?d=0312292
林靈姝(2003),從種下一顆信念的種籽開始<下> -連加恩http://www.youthwant.com.tw/column/index.php?d=0401052
高有智(20030214),中國時報(社會綜合)http://africare.fhl.net/Africare04.htm
維基百科,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80%A3%E5%8A%A0%E6%81%A9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交通指引 | 意見指教 | 緊急資訊 | 穩私權政策 | 資訊安全 | 管理者登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01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總機電話:02-2736-1611  緊急聯絡電話:02-2736-1100 (或02-2736-1661#2905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建議螢幕解析度設定為 1024*768以上,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│ FREEDOM ADVERTISING AGENCY  最後更新:2013.05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