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學年度|醫學人文典範系列活動 3-3
偏遠醫療

超人醫生-徐超斌
1967年 出生於臺東縣達仁鄉。
1977年 離開部落遠赴都市求學。
1987年 進入臺北醫學院醫學系就讀。
1994年 從臺北醫學院(現為臺北醫學大學)畢業。
1996年 進入臺南奇美醫院急診室擔任住院醫師。
1999年 升任臺南奇美醫院急診科總住院醫師。
2000年 升任臺南奇美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。
2002年 擔任臺東達仁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。
2006年 3月成立24小時的大武急救站。
9月在大武急救站因過勞而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。
2007年 重返臺東達仁鄉衛生所,擔任醫師兼主任。
2012年 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所頒發「熱愛生命獎章」。
新竹市立竹光國中707班經過票選,班名就叫「徐超斌班」。
1967年,徐超斌出生在臺東偏遠山區的原住民部落,在那個年代,後山地區的醫生極度缺乏,沒有現代醫療的照護,部落族人生病時大多還仰賴傳統的巫醫。童年時代,外婆就是部落非常有名的巫師,小時候外婆就經常帶著徐超斌一起外出巡診,當時親眼目睹許多原本奄奄一息的病人,在經過外婆的作法後,神奇般地好轉起來,當時小小的心靈深感震憾,對傳統醫學的療效非常好奇,也對生命的奧秘充滿尊敬,於是悄悄埋下未來行醫的種子。
1974年,那年徐超斌7歲,年僅4歲的二妹因為就醫路迢迢不幸離世,因此他信誓旦旦地發下了將來要當醫生的宏願。1987年,順利進入臺北醫學院就讀,當時功課並不突出,但社團活動方面就大不相同了,那段時期的歷練,不但讓徐超斌在課業之餘能盡情發揮自己的專長,也因接觸了許多不同的人群,培養出人際關係的相處之道,拓展了更寬廣的生活視野,對未來的人生造成決定性的影響。
在醫學院念書期間,徐超斌不斷提醒自己未來習醫有成後,千萬不能忘了回鄉服務的初衷,從此他將醫生這個行業視為與生俱來的使命,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,這使得他在未來的專業領域裡以最短的時間加倍成長,也漸漸讓他明白一個人專業成長的速度完全取決於工作的態度,而非念了多少書。醫學院的教育教導徐超斌人體的解剖學結構與功能運轉的概念,以及致病的機轉,卻沒有機會告訴他如何正確看待生死和疾病的態度;醫院專科醫師的訓練賦予徐超斌疾病診斷與治療的知識和經驗,卻沒有教會他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醫療環境裡的人際關係(包含醫護和醫病關係)。
當實習醫師時,因個性外向活潑,也很隨和好相處,因此與護理同仁的互動特別好,那段時間徐超斌不但從護士身上學到打針的技巧,更在這些白衣天使身上看到了貼近與關心病人的高尚情操。從此徐超斌的行醫生涯裡,對身邊的南丁格爾們始終抱持尊敬和感謝的態度。 而實習生涯中,影響徐超斌最深遠的老師是分別擔任醫學院及附設醫院的兩位院長:皮膚科的胡院長是留美專家,從他身上看到一個身為名醫在面對醫學的浩瀚時謙卑的態度;另一位婦產科的陳院長,徐超斌則從他那裡感受到了為病人奮戰到最後一刻的精神。
因為是公費生要至公務機關服務七年,許多人聽到徐超斌要回偏遠的臺東達仁鄉服務時都難以置信,明明有更高薪、更輕鬆的選擇可以留在西部,為什麼要前往窮鄉僻壤服務?其實徐超斌也考慮了足足半年之久,直到有天晚上,他夢見了兒時的情景及學生時代那股返鄉服務的初衷,於是問自己:「那裡是我的家鄉,就因為地處偏遠,交通又不方便,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回去,還有誰願意去服務呢?」
2002年6月,剛回來達仁鄉時,衛生所百廢待舉,不僅看診空間狹窄,許多醫療儀器也都沒有,很多常用藥品也是殘缺不全,來看診的病患更是零零星星,看診一天不到十個病人,當時徐超斌心想:我空有一身處理急重症病患的專才,待在這個地方能有什麼作為?特別是拿到第一個月的薪資單,發現薪水只有昔日的四分之一,幾乎要暈了過去,適應了三個月之後,又親眼目睹家鄉醫療資源極度缺乏,於是決定拋開一切,專心做自己該做的、能做的吧。臺東縣市全臺灣醫療資源最貧乏的地區,而臺東南迴線太麻里以南地區,夜間及假日完全沒有醫療院所提供診療服務,衛生所下班後,部落居民就醫相當不便,到了半夜常有人拍打徐超斌房門大叫求診,半夜小孩發高燒或急性疼痛發作,從達仁鄉到臺東市包計程車就要一千多元,光是車資對做工做農的家庭是一筆很大的負擔,而往返的車程更是折騰身心。
身為部落的子弟,徐超斌更能切身為部落居民著想,眼見家鄉醫療資源如此貧乏,心想:達仁的鄉親一樣每個月繳健保費,為什麼不能和一般人一樣享有同樣的醫療照顧呢?於是徐超斌一方面積極爭取新醫療大樓的重建經費,並引進新穎的醫療器材及醫院等級的用藥。同時延長自己的上班時數,從加開每週三天的夜間門診開始,以至週六、日的假日門診,以方便民眾的就醫,加上每個月擠出幾個晚上的時間到署立臺東醫院值大夜班急診,2004年起,他每個月的工作時數已經超過300小時。
2006年3月,徐超斌全心全力推動的二十四小時急診服務終於實現,南迴公路的醫療生態終於有了劃時代的轉變,徐超斌的工作時數也漸漸超過每個月400小時的大關,但他絲毫不以為意,這麼拼命的目的,為的只是要告訴鄉親:『任何時間有病痛,不要怕,有我在。』
2006年9月中旬,出事那一週的前五天,其實徐超斌已經連上了80小時的班,然而當時他的身體毫無不適的徵兆,依然活力充沛、東奔西走。9月18日早上七點鐘,徐超斌趕赴大武急救站值假日班,當天從早到晚,病人陸陸續續前來就診,未曾間斷,直忙到凌晨一點鐘,處理完最後一位病人,心想總算可以暫時休息了,走回值班室歇息,卻無意識到自己年輕健康的身體此時已是強弩之末,終於體力不支而倒了下來,那年,徐超斌才39歲…..。
休養復健半年之後,其實剛重返工作崗位時,徐超斌自己心裡也很忐忑:「護理同仁和我的病人會怎麼看我?一個肢體殘障的醫生怎麼會治療病人?」他們一定有這種疑問。但徐超斌表現給他們看,證明自己和以前並沒有兩樣,可能有些動作不太方便,但他的醫術以及對病人的愛與關懷沒有任何改變。
徐超斌現在成立了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,主要做的是貧困家庭的急難救助,獨居老人與身障者的居家服務,加強老人關懷站的功能。改善部落孩童的教育環境成立方舟教室,方舟教室主要是提供適當的讀書環境,讓部落學童有課後學習的機會。因為部落的小孩沒有讀書的空間,大部分都是在餐桌上寫功課,所以要提供他們一個讀書的場所。「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」之後,再成立「南迴方舟基金會」,最終目的是要成立「南迴醫院」暨長期照護中心,完成臺灣醫療照護最後的一環,實現東海岸南迴線健康網的遠大夢想。
文向教育基金會, 擁抱~燦爛在陽光下的大樹, 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ugbigtree
王政義 導演(2011), 紀錄片-我不可能帥到永遠: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
李毅夫 編(2011), 擁抱~燦爛在陽光下的大樹: 文向教育基金會(雙和館藏索書號: 547.16 4005 100)
徐超斌 著(2009), 守護4141個心跳: 寶瓶文化(北醫館藏索書號:410.7 2840 99)
徐超斌, 部落醫生的傳奇,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su2929/
周富美 整理, 「沒有終點的旅程:徐超斌醫師演講逐字稿(下)」, http://betablog.udn.com/choufumei/7517243
徐超斌(2009), 「守護4141個心跳」。臺北市: 寶瓶文化。
徐超斌, 「沒有終點的旅程」, http://www.south-link.org.tw/index.php/dr-hsu-s-column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交通指引 | 意見指教 | 緊急資訊 | 穩私權政策 | 資訊安全 | 管理者登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01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總機電話:02-2736-1611  緊急聯絡電話:02-2736-1100 (或02-2736-1661#2905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建議螢幕解析度設定為 1024*768以上,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│ FREEDOM ADVERTISING AGENCY  最後更新:2013.05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