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學年度|醫學人文典範系列活動 3-1

愛情及學思歷程
切膚之愛-蘭大衛
1870年 出生於英國蘇格蘭
1895年 6月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,之後在台展開長達40年的醫療傳道工作
1907年 完成一醫療機構命名為英立彰化基督教醫院
1911年 蘭大衛和女宣教士連瑪玉( Miss Manjorie Leanner)結婚
1925年 獲得愛丁堡大學榮譽醫學博士學位
1928年 一名13歲幼童周金耀腿部潰瘍,無法長皮,蘭大衛將妻子連瑪玉四塊腿皮移植予周金耀後來傳為「切膚之愛」的美名
1936年 蘭大衛退休返回英國
1957年 因車禍去世
蘭大衛醫師從小在基督教家庭中成長,培育了慈愛與奉獻的人格。1890年蘭大衛醫師取得了藝術碩士的學位,年僅20歲;然而服事主的心願,
早就根植在他的心中。同年秋天,蘭大衛醫師進入了英國愛丁堡大學,攻讀醫學學位。在接受了五年嚴格的專業課程後,蘭大衛醫師順利取得了醫學學位,正式成為一名醫療人員。
畢業之後,蘭大衛醫生曾經為了自己的未來,有一段時間的思索,並且感到困惑;就在當時,蘭大衛醫生拜訪了一位好友-修.巴伯博士,他對蘭大衛醫生的年少時期影響深遠。此次的會面改變了蘭醫師的一生。
蘭醫生由修.巴伯博士那兒得知駐任福爾摩沙中部的醫療宣教師-盧加閔醫師於1892年因病去世,當地極需要醫生去接替盧加閔醫師的職務,修.巴伯博士希望蘭大衛可以成行。1895年10月16日蘭大衛醫師便搭上了前往福爾摩沙的船隻。
沒想到這竟是一趟長達40年的航程,蘭大衛醫師在台灣生根,創立了彰化基督教醫院。
1928年,一名13歲孩童周金耀在門庭行走時,不慎被石頭絆倒,跌傷右膝蓋關節部份,傷勢原本並不嚴重,僅外傷破皮擦傷。但幾天之後,因傷口被細菌侵入,漸漸浮腫化膿,隱約作痛。其養父用髮油和草藥為他治療敷傷,但傷口越來越惡化,終於發炎腫脹。
周父後來又求道問佛,由道士施行法術,並以符法治病,結果不但沒有絲毫奏效,反而變本加厲,嚴重惡化。如此拖延了二十一天,周父的辦法用盡了,在不得己的情況下,遂背著周金耀前往彰化求醫。首先由中醫師塗藥粉,但仍然沒有效果。後來,周金耀坐著轎子由養父領著,走到了彰化北門鐵路邊時,遇見一位老人,老人勸他說:『最好去找蘭醫生』。
周金耀住院期間,蘭夫人在其養傷期間每天都來探視,並為教導他聖經上的道理。院方用盡耐心呵護來照顧周金耀,他的傷口仍沒有好轉。蘭夫人遂懇求蘭大衛割下自己的肌膚移植予周金耀。手術過程中,蘭醫師對周金耀施以氯仿全身麻醉,清除腿部陳舊肉組織。然後蘭夫人在鄰側手術檯上,
亦施行全身麻醉,蘭醫生手術割下夫人的右大腿皮膚四片,移植在周金耀的右腿創口上。補皮手術後,以金屬線網貼布覆蓋之,經過四天之後,所種植皮膚片的周圍變成血餅樣的物質,終至脫落。
後來蘭醫生等人會同推理結果,認為所植皮膚片的面積過大,所以改變方法,經過一個月之後,採取周金耀自己左大腿很少部份的皮,以細片撒播於創面,該細小片皮膚逐漸生長起來。經過四個月之後,又施行第二次植皮手術。經過一年之後,創口始得療癒。
1929年3月,周金耀獲蘭醫生夫婦的鼓勵和資助,考進台南長榮中學就讀。周金耀於中學畢業後,也立志獻身傳道,後進入台南神學院深造。日後成為台灣名牧師,歷任高雄鹽埕教會牧師、彰化基督教醫院董事、台南神學院董事長、台灣長老會總會議長等職。
周金耀牧師曾說:『雖然蘭醫生媽的那塊皮膚沒有黏在我的身上,但它永遠黏在我的心上』。
1936年,蘭大衛醫師退休離台,回國後居住於倫敦的紅丘鎮,他將寓所命名為「福爾摩沙」,表達對台灣的熱愛與懷念。1957年,蘭大衛醫師因車禍過世,享年8 7歲。
蘭大衛醫師之子蘭大弼醫師亦秉承父志,從事海外醫療傳道工作,其一家二代共七十年都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,是台灣人不可抹滅的記憶。
1911年,對於蘭大衛醫生來說,具有重大的意義,因為長久以來,從來不重視生活情趣的單身生活即將結束。當時連瑪玉小姐正在臺南女學任教,蘭大衛醫生每二至三個月,定期例行前往臺南,參加宣教師的聚會,因此蘭醫生就在會議中,認識了連瑪玉小姐。
連瑪玉小姐,出生於西元1 8 8 4年的英格蘭諾福克郡庫郎索匹村莊,是一個純樸虔誠愛主的基督徒農家。勤奮工作且熱心事奉的父母,給了七位小孩堅定信仰的榜樣。連瑪玉小姐十五歲時,「海外宣教」的意念,不時對她產生極大呼召和感動。那時她的級任老師,是一位曾經在非洲服務的女宣教師,經常在星期天的學生郊遊中,向學生們介紹在非洲宣教的生活點滴,在聚會的佈道內容中,放映她在海外宣教實況幻燈片,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連瑪玉小姐,也更堅定她成為一位海外宣教師的決心。
於是,連瑪玉小姐於1909年10月奉派到福爾摩沙-台灣。
1911年,兩人相遇了,雖然在兩人彼此的心裡相互產生好感,但是沒有一方敢表示。而且,礙於禮教的約束,資深的女宣教師們,並不允許連瑪玉小姐與男士私下會面,因此,雙方的接觸僅止於公開場合的交談。幸好有一位宣教師看出了端倪,希望成就這樁美好的姻緣。經過那位宣教師一再的鼓勵,蘭大衛醫生提筆寫了一封信,正式向連瑪玉小姐求婚。
1912年1月中旬,連瑪玉小姐正在屏東地區巡迴宣教,忽然接到蘭大衛醫生的求婚信件,驚喜萬分。第二天,連瑪玉小姐寫信給蘭大衛醫生,回覆允諾了他的求婚。
1912年的11月22日,蘭大衛醫生與連瑪玉小姐在淡水的英國領事館舉行婚禮,這年蘭醫生42歲,連瑪玉小姐28歲。
婚後的蘭夫人加入醫院院務、宣教和護理(當時醫館尚未有正式受訓的護士)的工作,她亦照顧蘭醫師的生活起居,其中對蘭醫師最大的幫助是,一向讓他最頭痛的醫院帳目收支管理與記錄有人接手,大大的減輕蘭醫師的負荷。在醫院和教會的事工方面,蘭夫人經常邀集婦女教友們,一起下鄉拜訪臨近的教會,探視病友。為了傳揚福音,蘭夫人常攜帶著聖經掛圖吸引人來聽講。
蘭大衛醫師伉儷的慈愛與熱誠,幫助了無數的病患,在當時的彰化市街道,民眾常看到這對夫婦一起騎著腳踏車出外看診,鶼鰈情深的身影讓人感動與羨慕。
也正因為蘭醫師伉儷的大愛付出,為台灣的醫療傳道奠立了基礎,至今其影響力早已擴及全台灣。
蘭大衛及蘭太太有堅定的信仰,因為這個信念,他的視野更為長闊高深,並不只著眼於『病』,而是病人本身和其靈性面,可謂行醫的最高境界。
陳美玲, 蘭大衛醫生與百年醫療宣教史: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出版. (北醫館藏索書號: 4 1 9 . 9 2 / 7 5 8 1 8 9 C 0 1 4 0 5 8 9、W 0 0 0 5 7 0 6 )
連瑪玉作 & 劉秀芬翻譯, 蘭醫生: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出版. (北醫館藏索書號: 7 8 4 . 1 8 / 3 5 1 1 9 4 W 0 0 0 7 7 7 0、W 0 0 0 7 7 7 1、W 0 0 0 7 7 7 2 )
參考網站:《台灣教會公報》2 0 0 9年1月1 2日~2 0 0 9年1月1 8日( 2 9 6 8期)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交通指引 | 意見指教 | 緊急資訊 | 穩私權政策 | 資訊安全 | 管理者登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01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總機電話:02-2736-1611  緊急聯絡電話:02-2736-1100 (或02-2736-1661#2905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建議螢幕解析度設定為 1024*768以上,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│ FREEDOM ADVERTISING AGENCY  最後更新:2013.05.16